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,广宁县针对县域物流成本高、企业各自为战、农村网点布局不全等痛点,以“降本、提效、增收”为目标,创新构建“三级共配集约化、智能升级高效化、特色产品联动化”模式,打造“县枢纽—镇节点—村终端”三级物流网络,全县农村快递业务量从2019年的300万件跃升至2024年的1440万件,年均增长36.8%,形成可复制的农村物流降本增效“广宁方案”。
整合县级枢纽,打造集约运营核心。 建成约1万平方米县级物流服务中心,吸引9家快递企业、20余家电商企业入驻,组建专业化配送车队,开通“4条物流专线+58条共享路线”。通过整合订单、数据、包裹、线路等资源,实现一名快递员配送多企业同区域快递。规模化运营后,单票物流成本降低1元,减少运输车辆30台,年节约燃油成本超120万元,总节约成本达240万元。
衔接乡镇节点,构建高效中转枢纽。 建成16个镇级服务站,承担县域物流分流功能,配备智能分拣设备,实现“干线—支线—末端”衔接。乡镇节点日均处理量达1.6万件,中转效率提升40%,为村级直配提供有力支撑。同时,作为农资代购点,年服务农户超5万人次。
优化村级终端,实现便民配送覆盖。设立109个村级站点,实现行政村全覆盖,通过8条线路每日配送,达成“快递每日到镇、天天配送到村”。村民足不出村即可完成快递寄取与农产品代销,“最后一公里”升级为“畅通一公里”。体系建成前,快递仅到镇且村民需支付每件2元“保管费”。建成后,快递直送进村且免收费用。2024年镇村业务量达1440万件,占比首破30%,为群众减轻“保管费”负担2880万元。
以“三级共配”体系为核心,推动物流基础设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。升级硬件设施,规划建设150亩新电商产业园,引进智能分拣线,日处理能力从6万件跃升至20万件,分拣效率提升3.33倍,单票分拣成本再降0.1元,年节约运营成本480万元。
谋划建设2万平方米智能仓储中心,配备AGV机器人,创新“库存共享”模式,推动电商企业仓储资源统筹调配,降低仓储成本30%,实现物流与电商产业链协同发展。
多方合作共配,在“三通一达+德邦”共配基础上,深化邮政、交通、供销、商贸等多方合作,升级智慧化共同配送系统,通过路线优化与装载率提升,末端寄递成本降低15%,减少空驶里程12万公里,年节约运输成本180万元。
实现农产品“产地直发”,依托物流网络与全程溯源体系,带动竹签、云吞、竹笋、番薯等特色农产品“产地直发”,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乃至全球。2024年农村电商物流总产值突破1亿元,有力助推广宁竹笋、古水竹子、潭布番薯等特色产业建设。
优化配送时效成本,快递平均配送时效从60小时缩短至36小时,农产品损耗率降低至2%以下,物流成本占农产品售价比例从25%降至15%,邮政快递针对电商推出特价服务,从3kg内6元发全国逐步降至2.5元/件,物流成本大幅下降,有效促进农产品销售。
拓展就业增收渠道,电商物流产业链催生分拣员、村级合伙人、直播主播等新兴职业,带动超2000人就业,让物流网络成为村民“家门口的致富网”,切实助力村民增收。
供稿:县委办
编辑:高健辉
一审:冯杰宇
二审:苏荣昌
三审:骆翠云
前十证券公司
百川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